灰鐵鑄件 機床鑄件(如床身、平臺等)普遍采用灰鐵(HT250-HT300)作為材質,因其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、減震性和成本效益?;诣F中的石墨結構能有效吸收振動,降低機床運行噪音,同時其抗壓強度接近鋼材,但成本更低。此外,灰鐵鑄件通過孕育處理可進一步提升強度和耐磨性,適合制造大型、復雜結構的機床部件(如數(shù)米長的床身)。
砂型鑄造的主流工藝:
砂型鑄造是灰鐵機床鑄件的首選方法,尤其以樹脂砂和粘土砂為主。樹脂砂鑄造精度高、表面光潔,適合批量生產(chǎn);粘土砂成本低且工藝靈活,適用于單件或小批量鑄件。對于超大型床身(重達數(shù)十噸),多采用粘土干型砂以增強鑄型穩(wěn)定性。砂型鑄造的優(yōu)勢在于設備投入低、適應性強,能生產(chǎn)壁厚15~30mm的復雜結構。
特種鑄造方法的補充應用:
在批量生產(chǎn)中,低壓鑄造和消失模鑄造可作為補充工藝。低壓鑄造通過氣壓控制充型,減少氣孔缺陷,適合要求致密性的關鍵部件;消失模鑄造則適用于復雜幾何形狀(如箱體、導軌),無需分型下芯,尺寸精度可達CT7級。但兩者設備和模具成本較高,通常用于中高端機床鑄件。
合金化與熱處理優(yōu)化:
為提升機床鑄件性能,常添加銅、鉻、鉬等合金元素(如P-Cu-Ti鑄鐵),以提高耐磨性和熱穩(wěn)定性。鑄后需進行時效處理(自然或人工),消除內(nèi)應力并穩(wěn)定尺寸,確保長期使用中精度不變形。例如,大型鑄鐵平臺需經(jīng)530~550℃退火以改善切削加工性。
工藝選擇的經(jīng)濟性考量:
灰鐵鑄件的工藝選擇需平衡性能與成本:砂型鑄造適合大多數(shù)場景,而消失模或低壓鑄造適用于高精度需求。例如,焊接平臺等簡單結構可采用普通粘土砂,而三坐標測量平臺等精密件則優(yōu)先選用樹脂砂或消失模工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