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床床身鑄件耐磨性與消震好。由于鑄鐵中石墨有利于潤滑及貯油,所以耐磨性好。由于石墨的存在,灰口鑄鐵的消震性優(yōu)于鋼。
②工藝性能好。由于灰口鑄鐵含碳量高,接近于共晶成分,故熔點比較低,流動性良好,收縮率小,適宜于鑄造結(jié)構復雜或薄壁床身鑄件。
生產(chǎn)中,澆注時應遵循高溫出爐,低溫澆注的原則。因為提高金屬液的出爐溫度有利于夾雜物的徹底熔化、熔渣上浮,便于清渣和除氣,減少機床鑄件的夾渣和氣孔缺陷;
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,則有利于降低金屬液中的氣體溶解度、液態(tài)收縮量和高溫金屬液對型腔表面的烘烤,避免產(chǎn)生氣孔、粘砂和縮孔等缺陷。因此,在保證充滿鑄型型腔的前提下,盡量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。
什么是最佳澆注,你澆對了嗎?
許多人認為最佳澆注就是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nèi),準確地將鐵水澆注到鑄型內(nèi)。也有的人認為最佳澆注必須是完美的,完全沒有澆注缺陷和廢品的澆注。實際上這倆種看法都不太正確,
會認為最佳澆注是指人或者澆注設備準確地將鐵水澆入澆口杯,并且在澆注過程中始終保持澆口杯液面充滿,直至澆注結(jié)束的澆注過程。
這是因為大家認為,保持澆口杯充滿是澆注所能夠達到的最佳境界。如果由于澆注系統(tǒng)設計不佳,鐵水無法及時流入鑄型,導致無法在規(guī)定時間完成澆注;如果由于澆注系統(tǒng)設計過大,導致鐵水無法充滿澆口杯,導致氧化渣、型砂、氣體直接進入鑄型,引發(fā)沖砂、夾渣、氣孔缺陷;如果澆注系統(tǒng)設計問題或者型砂透氣性不佳,引發(fā)噴濺等等;這一切都與澆注無關。